摘要: ■位于云顶岩下的云顶学校是专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校■只用短短几年,她就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学校 很棒的教学理念: 新基础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 ...
■位于云顶岩下的云顶学校是专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校 ■只用短短几年,她就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学校 很棒的教学理念: 新基础教育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很棒的教学方式: 推门听课 ●学校每天派人为课堂把脉,老师随时可以推门进教室听课;上课的老师还主动邀请同事来听课,给自己找不足 隔着一段路就是车水马龙的莲前大道,但是,没有一丝喧嚣来打破云顶学校的宁静。云顶学校位于郁郁葱葱的云顶岩下,几乎所有第一次到这里的人,都无法掩饰吃惊:这简直是岛内的世外桃源。云顶学校校长曾绍峰说,有时候我打的,司机都不知道繁忙的莲前大道还“藏着”这么一所学校。 不过,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所堪称岛内“世外桃源”的学校,是专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公办校,包括小学和初中。今天,我们带您了解藏在深闺里的云顶学校。 最 浪漫 的校名 短短几年,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很多人意识不到云顶学校拥有一个浪漫校名,直到他们把“云顶”念了几遍。不过,云顶学校并非真的在“云的顶上”,而是位于云顶岩下。 云顶学校是为了解决跟随父母来厦打工的外来娃的读书问题而建的,前身是“厦门市外来员工子弟学校”,该校由市关工委创办,是厦门第一所接受外来娃的民办学校。2011年,云顶学校改制为公办校,更名为“厦门市云顶学校”。名字变了,“丑小鸭”也变成了“白天鹅”:厦门市在莲前大道旁的黄金宝地上划拨70亩土地新建校舍,并划拨给思明区教育局管理。新生的云顶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54个班,全部招收通过积分派位的思明区外来娃。 曾绍峰说,过去五年多,思明区教育局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21世纪新型学校”的标准来投入和建设该校。学校和关工委则仍在“走亲戚”:摆放在校门口正中的“崇德修学”石雕校训,是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题写的;学校的“关爱基金”是市关工委设立的。 最 质朴 的理念 让教育回归原生态和本质 云顶岩就像云顶学校的后花园。第一次来参观的人常问曾绍峰:“你们学校的PM2.5比别处低吧?”别人陶醉在风光里,教育工作者却找到了办学方向:办一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学校。曾绍峰认为,他们的学生几乎都是“原生态”的,孩子父母大都在为生计打拼,孩子们不太可能接受上补习班、兴趣班之类的“精加工”,生态教育应该是最接地气的。 云顶学校的生态教育并未停留在环境和生源上,新基础教育才是它的核心,该校也是思明区新基础教育的试点校。 新基础教育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提出的理论,她认为,我们处在社会变革时代,时代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开始关注个人的主体活力释放,基础教育应该做出改变,才能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新基础教育概括为四句口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曾绍峰说,用大白话说,就是通过学校全面转型变革,让教育回归更有益于生命成长的生态,回到教育本质。 云顶学校从管理、课堂教学和学生工作三方面来开展这一试验研究,目前已经有一些成效。譬如,老师开始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立场和感受,课前先做调查,再根据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学生差异,设计教学和助学阶梯。 曾绍峰说,课堂互动多,“满堂灌”的现象明显减少。陈幼花老师说:“新基础教育对老师来说,也是发展的契机。” 最 特别 的课堂 老师会请同事到课堂上找不足 即使在业内,也很少有人知道云顶学校这几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资本是什么。 近几年,云顶学校从思明区调入近20名市级或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新分配的近20名教师,清一色来自北师大、东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师大等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 曾绍峰说,我们进人很注重学缘结构,避免只从一两所学校招人,因为,来自不同大学、不同地域的人,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每天,云顶学校每幢教学楼的每个楼层都有几个挂牌的老师,安静地巡走在不同班级之间。大多数教室后面都坐着几位老师,一边听一边记录。这些老师就是学校安插的“智多星”——学校每天都会派人为课堂把脉。 云顶学校所有班级都实行“推门听课”,老师随时可以推门进教室听课,不一定要等到这个班级举行公开课。曾绍峰说,不少老师会主动邀请同事到自己课堂上“捉虫子”,为课堂诊断。换言之,老师们听课后,不是客套地表扬,而是直接指出改进意见。这也是云顶学校的与众不同之处。 学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这支教师队伍还很有“侠气”。老师们明白,很多学生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老师不能指望家庭教育助力课堂教育,反而要把一些原本应由家长做的事包揽下来。曾绍峰说,每天中午12点以后,只要在学校走上一圈,就会看到,每个班都有老师在为学生辅导。 为了上一节生物课,郑维琦老师在6个班的教法各不相同。每上一节课,她都会进行教学反思,在下一节课付诸实践。郑维琦说,这些努力能让这些基础薄弱的孩子听得懂,听得有趣。 李娜老师称呼学生只呼名不带姓,借此走近学生。李娜明白,很多外来娃更敏感、更羞涩,老师主动靠近,才能温暖他们。 林姿蓉老师善于发现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优点,譬如,她发现有的孩子有绘画天赋,就会提供绘画机会给他。林姿蓉认为,老师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去“静待花开”。 他们等到了努力的硕果:2015年,云顶学校有2个班参加高考,2016年有4个班,考生人数不多,但年年都有人考入“一、双、外”。去年,云顶学校考得最好的学生中考成绩位列厦门第267名。 最 动感 的校园 舞蹈举重等都是“冠军队” 厦门鹭岛花朵少儿文艺汇演是厦门学校的艺术“奥运会”。2015年,云顶学校舞蹈队在汇演舞台上啼声初试就一鸣惊人,很多人不相信这些翩翩舞者来自专门招收外来娃的学校。最终,“穿草鞋的”赢了“穿皮鞋的”,云顶学校的舞蹈《子曰》获得金奖。 云顶学校还充满了阳刚之气。本周一,厦门市竞体中心和思明区体校把思明区学校举重训练馆落户在云顶学校,举重馆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69公斤级举重世界冠军林清峰的名字命名。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是因为年轻的云顶学校“举重若轻”:该校举重队成立不到一年,已是“双冠王”,去年首次参加厦门市中小学生举重锦标赛,获得男子团体、女子团体两个第一,其中15人获得金牌。 曾绍峰说,在思明乃至厦门,云顶学校的沙滩排球、男排、跆拳道、羽毛球、女足、女篮,也常让人“闻风丧胆”。云顶学校排球队参加思明区中小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获初中男子、女子团体第一名,去年,2016年思明区教工气排球比赛中,云顶学校也获冠军。 云顶学校还开设了体育舞蹈、机器人、动漫制作、软陶、种植、足球、篮球、举重、羽毛球和排球等兴趣小组。曾绍峰说,兴趣小组的老师可不是泛泛之辈,他们来自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厦门市老科协和厦门市竞体中心。 最 美丽 的学生 学校建“开心农场” 传递感恩理念 云顶学校有位全国最美女中学生——兰芳。“最美中学生”的评选结果去年公布,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等主办,全国有997名学生当选,兰芳是其中之一。 兰芳小学三年级起就读于云顶学校。2014年,她父亲在码头工地受伤,重重的集装箱压断了他的手筋和脚筋。顶梁柱倒了,全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懂事的兰芳除了帮忙做家务外,还经常为爸爸洗伤口换药、端水、倒尿盆。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暑假时,兰芳请邻居把手工缝制布娃娃眼睛的针线活给她做,而每缝50个布娃娃可以赚74元。 当然,在云顶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他们的所有学生都是最美的。曾绍峰认为,他的学生比任何一所学校的学生都纯真、质朴。因为他们随着外出打工的父母来到厦门,生活在小小的空间里,很多人早早地就要为家里分忧。这位校长十分不愿把云顶学校的学生称为“外来娃”,他叫他们“云顶少年”。 不过,从兰芳身上,云顶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云顶少年”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去年,云顶学校成立小义工志愿社团,兰芳为团长,团员中有不少是曾经接受过帮助和关怀的学生,他们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竭尽所能。”过去一年,课间秩序的维持,放学路上的引导,学生食堂的文明指引,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整理,都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云顶学校还在校内开辟了近600平方米的菜地,分给学生包干,种植蔬菜,高年级的孩子甚至还种瓜果。曾绍峰说,“开心农场”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更是感恩教育的方式。每隔一段时间,学生就会把成熟的蔬菜卖掉,再把所得捐给附近的老人院。 来源链接: http://www.xmtv.cn/2017/01/11/ARTI9jFmL2QwWpDoEsnKpXvy170111.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