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网 首页 筑梦童星 童星童趣 查看内容

可以不走艺术路 但要有发现美的眼光

摘要:本期嘉宾古榕下,画室里,好茶飘香。茶盘前的金程斌,一袭深蓝衣裳,眼镜下的脸庞清瘦,远看仿若一位古代书生。他边沏茶,边指导学生论文,还时不时站起来看画作。看到妙处,他会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学生们都听得乐 ...

本期嘉宾


古榕下,画室里,好茶飘香。

茶盘前的金程斌,一袭深蓝衣裳,眼镜下的脸庞清瘦,远看仿若一位古代书生。

他边沏茶,边指导学生论文,还时不时站起来看画作。看到妙处,他会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学生们都听得乐了,“金老师人很好,绘画好学术厉害,还对学生很温和。”

这就是学生眼中犹如兄长般的金程斌,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泉州市漆画协会副会长。2009年漆画《祈愿——岁月印痕》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2010年油画《为国宣劳——陈嘉庚1940》获锦绣海西福建省当代美术(晋京)大展优秀奖(最高奖)。


美育对人人有益 培养眼光与思维

记者:这几年,大家都知道要培养青少年的文体素养,但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明白,培养文体素养到底对孩子有什么影响?请金老师就美育对青少年的影响谈一谈。

金程斌:文体素养的培养对青少年作用很大,因为教育一直提倡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培养人,能培养智商,也能培养情商,关键是能让青少年的人格更为健全。

其中,美育培养了青少年的美感,培养他们发现美的眼光,提升他们的美感。生活中的东西,都跟美息息相关,如果没有欣赏美的眼光,就发现不了美。

为什么要提升孩子的美感,并不是说他们都要当艺术家,而是通过美感的培养,使他们有敏锐的眼睛和聪慧的思维。美感得到提升,人的修养与境界就更高。“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王国维用境界来衡量诗词品质,我觉得这也适合于人,有境界的人,品格自然就高。甚至,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现在看这话虽有偏颇,但显而易见的是美育能陶冶情操、塑造信仰。

现实生活中,很多美感强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表现不俗。我从小生活在沈阳,初中一起学画画的伙伴,后来,他们多数没走美术这条路。但之前的学习培养他们的美感,让他们在生活中拥有敏锐的眼光。


名人的美育训练 是一种榜样的力量

记者:美感对人的成长影响这么大,那么,有没有哪些值得孩子学习的名人美育故事呢?希望这些人和事,能让青少年对美育有更具体的理解。

金程斌:很多名人都有艺术爱好,他们都有很好的美感。像诗人闻一多,不仅诗歌写得好,他的画也画得很出彩。还有,鲁迅就很喜欢木雕,他收藏了大量外国原拓版画、木刻插图。国外的丘吉尔、巴顿,也都很喜欢画画。当然,像弘一法师在美育方面,就更是了得,无论是在绘画、音乐、话剧、书法等各方面,他都是非常厉害的,出家前,每一样他都玩得很精,而且都留下了传世作品。

还有许多名人都接受过很好的美育,青少年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爱好,去查找不同领域名人的美育历程,从而树立自己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塑造,能给孩子们无穷的力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美感。


孩子浸润文雅环境 润物无声养好气质

记者:除了用榜样的力量,促进青少年培养美感。请问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美感?这些方法,是不是也同样适合对青少年美感的培养呢?

金程斌:教学中,我会让学生们看许多高雅的艺术,让他们多看画展、艺术展,还要让他们多接触各个大画家、艺术家的作品,这样学生们才能在艺术的熏陶中成长。而且,我还会经常带他们出去户外采风,在大自然中感受天然的艺术美。

同样,这些方法也适合青少年们,因为环境不但能养人,还能养心。我去北京看到,很多家长周末、假期都是带孩子去各种画展、艺术展,或者听交响乐等高雅音乐会,这样能让孩子浸润在文雅的环境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美育。在泉州,家长有机会也应该多带孩子去画展看看,或者到泉州古城开元寺、清源山等名胜古迹走走,那里保留了许多古代艺术精品。还可以去看看梨园、听听南音,经常出入各种文雅的场所,不但能养出孩子文质彬彬的气质,还能养孩子的心。


多读古代经典国学 汲取营养更助文体

记者:不久前,我看了一档陈丹青谈美术的节目叫《局部》,他讲到一幅画叫《千里江山图》,作者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这是与《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同时期的,两人都是十几岁就画出了这种传世名作。但是,现代人眼中,十几二十岁的青少年,都是孩子、学生模样,他们都还在艺术学习阶段,很少有人能够创作出精品的画作,其他文体领域情况也相同。

请问在文体素养的培养方面,古代人与现代人有什么不同,其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金程斌:因为古代文人从小学诗书礼乐,除了在私塾里读四书五经等经典国学外,还要学习“琴棋书画”,生活中还特别注重传统道德礼仪,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古代文化的文体素养。

现在,青少年的教育少了私塾那种国学学习,这使很多人对传统文化陌生,也就无法吸收到传统文化的养料。我觉得,中国古代的经典国学《诗经》、《论语》、《大学》等都是文化精髓,对培养人的内涵和修养很有帮助。所以,青少年单单学习艺术是不够的,还需要多阅读、理解经典国学。这在提升个人修养的同时,也能促进文体学习更上一层楼。

(来源:闽南网  作者:林继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评论(0)

广告推荐
  • 昨日
  • 本周
  • 本月


赛事网产品服务中心

  • 广告产品赛事网广告发布、软文发布、赛事报道、赛事发布等合作

关注我们

微信二维码
赛事网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了解赛事网最新动态,掌握第一手赛事资讯。
返回顶部